随着Babylon狂揽约57000个BTC的TVL、Solv protocol被争着上币安,市场的关注点又开始转移到BTC生态上。在大部分人紧盯生态中各个要TGE的项目时,我的目光落在了“Fiamma”上。

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Fiamma带来的是什么!

1. BTC生态的难题

BTC生态理论上拥有最坚实的地基:市值最高的BTC。但相较于其他生态(如EVM,SVM等),BTC生态给人的感觉是低迷,参与度不高,资金利用率也比较低。即使有各种各样的方案,其资金激活率也仅有约1.5%,其原因在于:

  1. **BTC主网受限的性能和脚本能力与拓展的矛盾。**前者让基于BTC主网本身做拓展不仅昂贵且难以高效运行,后者让BTC拓展至其他生态又无法做到原生验证。
  2. 资产安全的需求与中心化跨链方案间的矛盾。 为了让BTC桥接到其他生态中去,人们探索了各种各样的跨链方案,但绝大多数方案在本质上都是“多签”性质的,这种中心化特性是违背BTC持有者的安全性需求的。因为BTC太珍贵了,珍贵到如果不能让资产安全的参与到项目中,那么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的。
  3. **收益场景少和收益预期高之间的矛盾。**早期的BTCFi场景很单一且收益率较低(~4%),不足以吸引持有者参与,与其忙活来忙活去,不如持币待涨来的省心又踏实。

总的来看,BTC生态需要解决:

  1. **收益场景的问题。**这就是Babylon、Solv等一众项目在做的事情,比如Babylon引入为“POS链提供安全性”这样的场景,同时结合原生时间锁技术让用户拥有资产控制权,这也是它能吸引那么多BTC质押的核心原因,Solv等这类lsd项目引入多重收益来提升收益预期,让BTC生息变的确实有利可图。
  2. **原生跨链的问题。**必须要有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原生跨链,才能让BTC从冷钱包里转变成“激活态”。Not your key,Not your coin体现的只是资产控制权的部分内涵,在我们实际使用资产的过程中如果介入了中心化的机制,那么实际上还是丢失了资产控制权。资产控制权才是关键!在这个方面也有很多的团队在尝试,但是要么是因为需要BTC主网升级而遥遥无期,要么是概念无法落地,抑或只是优化了“多签”而实际上依然无法达到哪怕最小化信任的程度。

2. 原生跨链,来了

2.1 Fiamma Bridge

作为Fiamma 的主产品之一,Fiamma Bridge利用Bitvm2的原语技术*(本文不具体介绍Bitvm的原理和技术实现,有兴趣的用户可以自行搜索)*,结合欺诈证明,实现了第一个真正的Bitvm跨链桥

这是一种利用BTC原生技术构建的、无需信任且高效的跨链方案,并且可以跨多条链(包括 BTC L2、质押和重新质押协议、ETH、Solana 等),充分释放BTC在各个生态系统中的潜力。

这就是原生跨链!关键是它还是落地了的,你现在就可以在官网进行Alpha 测试!

image.png